原始黑洞可能会驱逐恒星并取而代之
原始黑洞形成于宇宙演化的最初阶段。它们巨大的引力可能会对恒星系统造成破坏。它们可以将能量转移到广阔的双星系统中,扰乱它们的轨道。
就像天体恶霸一样,它们的破坏可能会导致极端结果,例如弹出一颗恒星并将其替换。一篇新论文研究了此类系统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我们可能能够检测到它们的方法。
有理论认为,黑洞可能在宇宙大后最早的时刻形成。它们不是超大质量恒星坍缩的结果,而是由于物质密度的波动而形成的。
密度大的区域会因自身引力作用而坍缩,形成所谓的原始黑洞(PBH)。据信它们的大小从亚原子级到比太阳还大不等。
原始黑洞是否真的能解释宇宙中的暗物质仍存在争议。天文学界普遍认为,原始黑洞无法解释所有暗物质,但可能解释行星质量范围内(10 -7至10 -3太阳质量)高达 10% 的暗物质。原始黑洞是否能解释宇宙中的任何暗物质,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如果从大尺度考虑,那么 PBH 与粒子暗物质背景是无法区分的。在小尺度上,PBH 在整个宇宙中的分布相对于粒子暗物质背景并不均匀,因此我们不得不寻找一种独特的新理论。观察 PBH 以了解模型与现实的接近程度很困难,但可以研究它们与恒星系统的相互作用。
俄克拉荷马大学的 Badal Bhalla 和一组天文学家在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探讨了 PBH 在与恒星双星系统相互作用时会如何损失能量。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以下五种可能结果中的任何一种:
硬化——两个被束缚的物体向第三个自由物体损失能量,导致它们之间的分离减小;
软化——自由体将能量转移到结合系统,导致它们的分离增加,但仍保持结合状态;
破坏——自由体向束缚系统传输足够的能量,使组成部分脱离束缚,所有物体继续脱离束缚;
捕获——被束缚的物体捕获自由的物体;
交换——自由物体转移足够的能量来解除其中一个绑定物体的绑定,同时损失足够的能量与剩余物体绑定。
先前的研究已经探索过 PBH 和二元相互作用中的软化和破坏,以及捕获模型。该团队认为硬化也不太可能发生,因此探索了交换模型的可能性。
他们发现,交换模型应该会导致银河系中出现大量 PBH 双星,事实上,一些观测结果也暗示它们可能存在。该团队还表示,可能可以通过系统的特性来探测双星系统中的 PBH,该系统中存在亚太阳质量 PBH。
现在需要进行观测来验证该模型。在双星系统中发现黑洞是有可能的,这将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这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