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中心小学 四 年级_1_班 语文科期中检测质量

分析报告



报告撰写人:徐艳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测试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回顾,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其中包括两个小短文,第一个是必读书目里的题目,另外一个是课外阅读的题目,这两个小短文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三部分是习作,本次习作是写学生的一次亲身经历。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完成较好,有部分同学还得了满分。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有对课外积累、阅读、习作的检测。尽可能多地涉及到了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能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及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2)注重积累

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课文知识积累及词义理解的考查。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班 级人 数总 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100分人数85-99分人数70-84分人数60-69分人数40-59分人数39分以下任课老师备注158453378.1689.66﹪43,10﹪02521642徐艳 及格率:6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优秀率:86分以上(含86分)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份语文试卷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平时的教学情况。三、学生答题分析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1)多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比较理想。从学生答卷情况看,本次期中考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词掌握得好可以,尤其是生字词失分较少;看来期中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收效不错。对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掌握,学生都已掌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很少丢分。(2)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明显提高。本次习作是以写信的方式给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完成较好,有部分同学还得了满分。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要写出学生答题出现的典型错例,剖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在第一个阅读理解是有关药物的说明书。其实试题本身有的小小的错误,那就是保质期:2007年2月,如果这样的话,此题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所以我让我班的孩子把日期改为2016年2月。学生错的做多的是第二题,很多学生只回答一个问题,而忽略了第二个问题,回答问题时说话不完整。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待提高。本次测试中学生的积累、阅读、习作从整体上来看是有进步的。但学生的思维还不广,个性化的理解还不够理想,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搜集、查找、创造的能力。四、思考与建议1、对教学的启示 (1)加大学生阅读的积累:凡要求背诵的一定要会默写。要加大写字教育力度,力求书写正确、美观! (2)作文:选材要新颖,想象能力应丰富,要拓宽学生的思路,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写出新意。 (3)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扩大阅读量,要多读、多思、多写,这是终身受益的语文学习能力。特别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要多训练。这样的试卷和新的教学理念有机地联系起来拉,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2、对命题与评价建议命题应力求体现题目形式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每个题目的要求应尽量用灵活新颖、亲切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表述;试题结尾部分应有提示学生认真检查的话语。考虑到语文考试阅卷的复杂性,写作部分宜与其他部分分卷,为引导学生规范书写,答题空白应尽量以方格显示。3、其它意见与建议(1)抓好以学习生字词为主的基础知识的训练,不贪多求全,务求对教材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人人过关,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每堂课开展一分钟竞赛来增强学生的记忆。 (2)抓好个别辅导,促使差生成绩提高,保障优生提高。力争减少甚至消灭低分现象。辅导要经常化,要有针对性。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掌握基本的语文基本技能。 (4)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并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中来。总之,我将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进行教学,争取经过后半学期的努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力争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