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知道是有人故意贬损某个年代而提一些无知的问题,不过我还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这个问题吧!地标广东,我是新中国五十年代初在农村出生

我知道是有人故意贬损某个年代而提一些无知的问题,不过我还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这个问题吧!

地标广东,我是新中国五十年代初在农村出生,一直在农村长大,在乡下从小学读书直至高中,高中毕业后还在生产队务农七八年,当过农科组长,生产队副队长,还曾在大队兼任数职。所以农村人的工作和生活景象尽在我心底。

说实话,农村人的生活较艰苦清贫,五六十年代虽能吃饱,不过是以主粮(大米)与杂粮(红薯、木薯、芋头)等参半吃饱。

还有,1959年至1961年,因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粮食大减产甚至失收,农村人的生活很差,大米很少,偶然做些稀饭吃,连杂粮都吃不饱,还要找寻一些例如:软艾叶,野麻叶,土茯苓、黄狗头等野菜充饥,生活确实很艰苦,直到1962年后才没有挨饿。

七十年代开始,农村人的生活转好,因粮食越来越高产,到七十年代中,绝大多数生产队的常规水稻平均亩单产都在800市斤左右,劳动日值也在0.5元—2元/10分左右,社员的口粮吃都吃不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社员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话归正传,说到吃肉的问题,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农民都会养一些家禽例如:鸡、鸭、鹅等,还有这些家禽还会下蛋,所以过不久时间都会有鸡鸭鹅肉及禽蛋吃,我的家乡地处中国南方,那年代江、河、湖、泊、小溪几乎常年水满,无污染,鱼虾特别多,随随便便都可捕捉到鱼虾做菜肴。

还有不少人养猪,不过要饲养一年才能岀栏,是自家饲养的猪肉约一年吃一次吧!七十年代开始,生产队凡筑水库、改河道、修水坝、改机耕田等,生产队都会集体开饭,都有机会吃到生产队饲养猪的猪肉和鱼塘的鱼。

还有政府给农村人口每人每月发四両肉票,均可购买猪肉,所以说,农村人是有肉吃的,只不过吃得不多吧了!

有些人说,就算政府发了肉票,农村人也没钱购买,其实这是个别情况,因为当年生产队真正超支户是极小数,一个生产队才三户左右。绝大多数家庭都不是超支户,买肉的钱是拿得岀来的。

我记得当年我们村里的情况,每星期买一次猪肉的就很少,个别两三户吧,能买得起的都是家中有人当工人的,生活条件较好的,其他家庭大约一个月吃一次肉吧!

还有说到老鼠肉,这个问题又勾起我的童年趣事!我们的家乡家鼠没人敢吃,可是田鼠几乎家家户户都吃,因为无污染,还是一种美味的佳肴呢!

当年我读小学时的学校离家不远,走路最多只花30分钟,一到冬天,我们的小学生几乎人人都捕田鼠。

我们傍晚放学后,三五成群到山边一些梯田设机关捕捉田鼠,到次日天还未亮,大约早辰4时左右起床,到山边农田收获田鼠。

马上拿回村前的河边,将田鼠剥皮,再用小刀开膛,除去内脏,清洗干净,然后用薄竹篾将劏好的田鼠撑开凉晒,做法如晒腊鸭干同样,叫腊田鼠干。

不过鲜田鼠腥味很重,我们通常劏田鼠要用当地的一种叫石榴的嫩叶子揉碎在手中磨擦去驱除腥味才敢回学校,那年代,我们当地的农贸市场还有腊田鼠干卖呢!

田鼠干这道菜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将田鼠干的竹篾清除掉,清洗干净,去除头部,脚部,切成小块备用。

配料:鲜蒜鲜葱切段,葱蒜头用刀拍扁,与茎叶分开装;陈皮,切丝;盐、米酒少量。

烹饪时烧红铁锅,先下花生油,盐,蒜头葱头与陈皮丝一齐下锅,爆炒,接着将田鼠肉干倒入锅中,洒小量米酒,与葱蒜头同爆炒,约3—5分钟,加适量水,盖锅盖煮约5—8分钟,留少量水,开盖将葱蒜叶茎倒下锅,再加小量花生油炒约1分至两分钟半干湿状态就可上碟,一道简单的又美味的田鼠干佳肴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以上是我的经历叙述和看法,请网友多多指教!


本人生于50年,从记事儿起还真不知道“没肉吃”的年代。

家住城市里,物质匮乏,肉少是事实,平时每人每月半斤肉,(10月份丶春节是1斤),偶尔能从私人(那时叫投机倒把的人)手中买几斤,依据肥瘦而定,1.3 1.4元/每斤。兼之自家养几只鸡,自孵自养自食,一般都养1头猪和1 3只羊,过年杀而食之,其它人家或多或少基本上如此。

所以没觉得吃不上肉,更谈不上吃老鼠肉了。


没有。


你还不要讲,那没有肉吃的时候,如果政府不是严禁食用,现在还有以老鼠菜打招牌饭店,讲真的,又几好食。


我是70后,没经历过没肉吃的年代,但老鼠肉肯定是吃过的了。自己是广西人,两广人除了两条腿的人,四条腿的床不吃,其他的都吃。那些什么蟾蜍、蛇、蚂蚱,都是小儿科,我都吃过。实话说,味道真的不错。

第一次吃老鼠肉是在农村,那时的我才四岁左右,去舅舅家,那时他家拆老房子,抓得好多老鼠。那时天冷,大家已经开始烤火了,他拿出一个小铁锅,将一只老鼠干放在锅里煮给我吃,味道是真的记不起了,但那是我第一次吃老鼠肉。那时家里穷,一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所以吃老鼠肉这种事就记得特别清楚了。

第二次吃老鼠肉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那天早上在家里红薯地里发现一个新刨的洞,旁边还有一些啃过的红薯,母亲就用锄头顺着洞一直挖,大约挖了两米,就一锄头将一只老鼠砸得肚皮开裂了。中午回到家,老鼠肉炒熟了,但有点骚味,后来又炸干了一些,味道就香多了。

第三次吃老鼠肉是96年,在一个工地做水电站工程,营地周边全是甘蔗地,晚上大伙就拿气枪出去打老鼠。那时枪支管理没有那么严格,后来这些枪支基本都上缴了。打回来的老鼠烧热水拔毛,开膛破肚,晾在锅炉房旁,攒够一盆时就用姜葱蒜酒爆炒,那味道是越嚼越香。

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吃过老鼠肉了,竹鼠、狸鼠吃过。真正的田鼠很难遇到,现在的家鼠不敢吃,太脏。不是说自己饿,有些食物确实美味,就像小时候吃过的土狗一样,在火堆里烤熟了,又脆又香,那是无法忘却的记忆。


我第一次吃老鼠肉是在三岁的时候。当时我跟着外婆生活在老家的农村,那时,外婆是公社里的“贫下中农代表”。

有一天,外婆带着我去公社开会,坐在会场里我觉得十分无聊,就一个人跑在外面去玩。就在这时,我突然看见一群人在追打一只硕大的老鼠,我也跟在人群里看热闹。大人们把这只老鼠打死后,有人问谁家有猫?可以把死老鼠拎回去喂猫。当时我二舅舅家里正好养了一只三花猫,见没人接话,我便怯生生地说了句我家有猫,大人们便让我把死老鼠拎回去。

外婆开完会后,我拎着老鼠的尾巴跟外婆回到了家里。本来刚开始我的想法还真就是把老鼠拿回去喂猫的,但家里的人见到这么大一只老鼠都啧啧称奇,说这么大的老鼠都可以弄来吃了。于是,外婆让我的大表哥帮忙把老鼠皮剥下来,打整干净后,抹上一些盐和调料,然后用南瓜叶包好,扔到柴灶里烧熟以后,再砍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一个牛皮纸信封装好拿给我,让我当零食来吃。

第二天我又跟着外婆去公社开会,我怀里抱着装鼠肉的纸袋,边走边吃。有大人见我在吃东西,就逗我玩,问我吃的啥?我不好意思说是老鼠肉,就随口说了句:我吃的“烧火摆”。这个“烧火摆”是我们农村老家称呼田里的一种小杂鱼的土话。没想到就是这么句随口的话,居然成为了一句经典。后来老家的村民们逮老鼠来吃的时候,都是说吃“烧火摆”。就连许多年以后,我都是部队里的干部了,回老家时,村里的乡亲们还会给我开玩笑,问我现在还吃不吃“烧火摆”啊?

在我的记忆里,这个老鼠肉可是比兔子肉香多啦!


吃过,最好吃的一次小时候父亲带我到别人家坐,一个侄哥哥刚煎好一碗小老鼠,他给一只给我吃,大概是火候够,就象油炸一样,又香又脆,老鼠小,骨头细,一起嚼下肚。五十多岁时还有人叫去吃,而且是煮老鼠肉最拿手的人煮,都觉得不好吃了。吃老鼠肉并不是因为没有钱买肉,而是有的人爱吃野味,现在还有人买老鼠肉,四十块钱一斤。如果说是因为没有钱买肉才吃老鼠肉的话,那已经是最高级的了,六、七十年代病死的禽畜都不肯丢。前几天去吃酒,同桌的就有人提起以前他们在晒坪烧死猪肉吃的事,他们还觉很有趣,笑哈哈的。


老鼠肉看是哪种肉。北方麦田里常有黄鼠。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一起挖黄鼠,烤熟吃。那时也不是没有肉吃,而是觉得这种肉既干凈又好吃。黄鼠在麦田除了祸害庄稼,囤积大量麦穗,没有什么益处。捕捉黄鼠是除害。


吃老鼠肉和有肉没肉吃没有必然的联系。吃老鼠肉纯属个人喜好。即使有别的肉,他们还是会吃老鼠肉。我没吃过老鼠肉,因为我看到老鼠就恶心,从心理上就认为老鼠是坏东西,不洁净的东西,所以拒绝食用。而有的人就把他看作是一种美味,从心理上就不排斥那东西。


吃过。

那时候,看到了麻雀就想吃,那可是肉啊!那年代,吃过蛇、蝎、鸟、猫、鼠……

只要是能够吃的都吃过,一些不能吃的,也试着去吃,都是饿慌了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