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天空澄澈,大地澄澈,午后的暖阳里,整个和顺古镇也澄澈。不同时节,和顺古镇呈现不一样的美。就是同一个季节,不同的时刻,它的美也不尽相

天空澄澈,大地澄澈,午后的暖阳里,整个和顺古镇也澄澈。

不同时节,和顺古镇呈现不一样的美。就是同一个季节,不同的时刻,它的美也不尽相同。大雪过后,我所领略到的和顺之美,又别于去年冬天的。和顺古镇,百看不厌的古镇。

穿过大路口的牌坊,扑入眼帘的仍是路边的两池残荷。斑斑点点,横竖撇捺,浅浅的水面上,一片枯荷的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简约,素朴,干净。对一池枯荷,会情不自禁地同它们一起观照水中倒影,回归生命的宁静。立于雨洲亭蜿蜒曲折的廊上,一抬头,见小河对面屋舍俨然,层叠而上,粉墙黛瓦,飞檐翘起。透过河边葱绿的树影,图书馆右边白色的墙体上,“和顺和谐”四个温润俊逸的大字格外醒目。朱镕基总理的墨宝,足以表达和顺印象,特别是冬日的和顺。

河顺,顺河,和顺的水是最为灵动的。每次,我都顺着小河边慢慢走。踏上双虹桥,坐在石栏边看水中荇草在水底招摇,看人们与河中斜倚的那棵老柳树合影,看不远处另一座石桥与水中倒影融合成圆圆的月亮,看河水沿留有金黄谷茬的原野流向远方。天高云淡,小桥流水,别有韵致。下了坡,习惯性地左转。路边的一品红熠熠闪光。经过景区检票口的小木门,漫步在宽阔的石板路上。左边小河岸边,树木叶子未曾凋零,黄绿色的树冠有些萧疏却不乏生趣。树影与对面岸边未着色的中国风建筑木房一同映在水面上,雕花的窗、古朴的隔扇门,连同层楼廊檐下悬挂的红灯笼,一一可辨。一对着传统嫁娶红妆的年轻人在摄影师的指导下坐在横斜的小木桥上,俏皮地晃荡着悬空的双脚,水中亦是一双幸福的人。右边是滇西抗战文化、马帮文化、走夷方与耕读文化的相应展区,同样风格的木房子。尤其喜欢走夷方馆的金色对联——和顺绵世泽半耕半读半贾,南服寄游踪亦儒亦商亦侨。和顺人祖祖辈辈,耕读传家,温良谦恭,远走夷方拓经商之路,坚忍不拔,勤恳守信。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侨居各国,早期成立咸新社,集各方力量兴办家乡教育,成就国家最大乡村图书馆,竭尽所能支持抗战。山水灵秀,加上诗书礼仪的浸染,孕育了温文尔雅的和顺人。朋友们常说,和顺人说话都是轻言细语的,无论童叟妇孺也都知书达理。

到了开阔处,向右转,便是手工造纸作坊所在的那条路。右手边仍是一排古朴典雅的房子,靠近小河边设有供人休闲的桌椅,木质的,石头的,或是伞下休闲风格的座椅。河水温婉,原野辽阔,远山叠翠,恬淡中不乏野趣,齐整中不乏自然。我尤其喜欢水边各种姿态的树木,它们静立水边与水中倒影构成一幅幅天然的水彩画。单独的,或清绝,或蓊郁,三两树的,顾盼流连,也清丽脱俗。没有丝毫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妩媚,完完全全就是陈王笔下吐气若兰的洛水之神。一片云翳飘在天空,我站在水边等待阳光,想拍出水中央一丛树的最美身姿。一位穿碎花裙,戴墨镜的广东阿姨也来到我身边,她也拍那丛树。阳光还没出来,阿姨给我看她拍下的和顺风光,一边翻看,一边不住地赞叹。我也感慨,和顺处处景,步步景,怎么拍都拍不完。谈话间,阳光洒下来,一只白鹭打水面飞过,轻轻滑落,隐于对面的枯草丛中,继而优雅地漫步。

与广东阿姨告别后继续走,河边的洗衣亭里有妇女在浣洗衣物,水波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路边的小摊上陈列着切割得大小均匀的松花糕,卖卷粉的大嫂麻利地卷着卷粉,小竹篮里盛着红红的山楂果……一群外地大妈围扇着炭火烤风吹粑粑的大嫂坐下来,从她们的笑声中可以知道她们聊得尽兴,吃得也尽兴。行走其间,确确实实体会到岁月静好。在2020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还可以这样安然地生活,惬意地看风景,不得不说是一种福分了。这种感觉,像远远传来宗次郎陶笛陶笛所奏的《故乡的原风景》,不,奏的,还不是那样纯粹,应该更像坐在山间一条小溪旁,石头裸露,沙底可见,水波潺潺。

人工湖展现在眼前的时候,心中还是万分惊喜。蓝天白云,连绵起伏的远山,山间的楼宇,也都倒映水中,波光潋滟,枯草丛点缀,阵阵野鸭的喧腾。在湖边的长廊上边走边看,移步换景,心旷神怡。长廊上方是茂密的林子,纤纤翠竹,乔木森森,有风吹过,飒飒作响,黄叶翩翩。每当风起,我便停下来,静静地感受风拂脸颊,眺望湖水,细听环佩清脆。最后,到达龙潭。龙潭的水仍旧像一块动人的翡翠,水中亭子与山间元龙阁唯美的建筑群倒影则是翡翠上独特的飘花。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人们倚栏杆,看鱼,看水,也看云。

我在龙潭边古树下的石条上坐下来,阳光暖暖的。这一路,一步一步,仿佛在品陶潜先生的诗,也像赏东坡先生的字。

文图:郭云在

来源:腾冲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