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得地三字的用法(“的”、“地”、“得”这三个字的用法各不相同)
大家好,小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的得地三字的用法,“的”、“地”、“得”这三个字的用法各不相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2、“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3、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4、如: 1.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5、 2.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6、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7、“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8、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9、如: 1.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10、 2.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11、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12、“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13、如: 1.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14、 2.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15、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
16、的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17、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18、地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得左边两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19、“的”后面基本上都接名称,例如:疯狂的外星人、高高的楼房、懒懒的小明、蓝蓝的天空等。
20、“地”后面基本上都是接动作,例如:拼命地跑、快速地吃、龟速地走、哗哗地响等。
21、“得”基本上是把动作放在前面,少数是形容词;后面又要接表现状态的词,如:开心得飞起、高兴得不像话、吃惊得瞠目结舌、打扫得好干净等。
22、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3、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24、的、地、得用法总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25、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6、“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27、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28、“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29、的、地、得用法例句: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30、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1、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