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使小学语文学科出现崭新的面貌,这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四个方面,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从而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学习工具,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信息化 教学整合
【正文】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说在现代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学科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结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谈几点认识: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是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他们年龄小,阅历浅,对于语文课文中的许多情景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的。而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对于“春天”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为“春季”,学生对春季的认识也很模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课前我制作了教学课件,其中有一张反映春天景色的图片,并播放了小鸟的叫声,顿时引起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当我启发他们从图片中找春天,并用一句话,来描述所看到的春天景物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纷纷说出:“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此时此景,好像教室里也充满了春意,最后让学生用“春天”一词口头造句,同学们不仅能按春天的本义造句,有的还能用象征意义造句。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大大得到了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主动性和趣味性,就可以很好地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使“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
如在《五彩池》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先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把描写五彩池的样子和五彩池池水颜色的语句画下来读几遍,想象一下:然后我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在头脑中想象出五彩池的画面;最后让学生看视频,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与视频展示的画面相对照起来,加以比较、验证,以完善认知结构。这里的录音、视频的使用,是在学生自己理解语言文字,自己进行思维,自己展开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真正起到了丰富学生想象、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自主探索、自主想象、自主思维,并且能够做到探索有序、想象有据,思维有理,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新颖性、活泼性及其较大的课堂容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尽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便于学生质疑。例如《石碑》一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和体会:先打出将军向军需处长敬礼的画面图片,再让学生看着多媒体听我配乐朗诵相关的段落,认真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已的疑问和体会,学生就会围绕着“将军为什么愣住了?”、“将军为什么给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等问题展开深刻地探讨,从而挖掘出“丰碑”的含义,把握课文的中心,最后我让学生随着音乐、怀着崇敬之情朗读这部分内容,实现了感情的升华、主题的深化。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参与了整个看、听、读、思考、讨论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技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让学生研读描写小女孩擦燃火柴其中的一段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同时用语言描述自已所画的景象。学生将自已的理解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将文字材料转化成图画材料,这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样,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开发了学生创造潜能。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语文,利用网络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学习,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自主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学生通过网络信息传递结合自己搜集的结果,把收集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很快就理清文章脉络。学生通过合作也收获了课堂以外的友情,网络即传递了知识也传递着真挚的情感。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