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分数的再认识——再认识什么?我们以为,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再认识。
1.“整体”的再认识 这是基石 从数的发展历史来看,起初,人们并没有单个的数的概念,而是从整体上进行不同集合之间的对比,对数的认识没有同物体集合分开,没有形成与具体物体无关的一般的数。“每一个单个的数,是物体集合的一种性质。”“为了发现这种共同的性质,……就必须在不少物体集合之间比较、计算,并重复同一种运算,由此发现数及数之间的关系。”(A.D.亚历山大洛夫. 孙小礼,等译. 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人们在比较的过程中需要数出集合中元素的数量,于是,数(shù)就数(shǔ)出来了。在日程生活中,人们除了要数(shǔ)数(shù)之外,还需要对许多的量(liàng)进行量(liáng)。在度量的过程中,我们会先设定一个基本的标准,也就是度量单位。但是,往往被度量的量不一定正好是度量单位的整数倍,这时我们就需要把原来的度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以保证被度量的量刚好是新的更小的度量单位的整数倍。《汉书·律历志》载,“度者……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矩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也就是说,起初人们以黄钟(黄钟,古代的一种音律乐管.《汉书·律历志》:“取竹之懈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管.”)之长为标准进行度量。可是,现实中很多物体不是比几个黄钟的长再多一些,就是比几个黄钟的长还少一点。怎么办?后来,人们发现中等大小的黍子90 粒横着排列起来的长度恰好和黄钟之长一样。于是,就把1粒黍子的长度定为1分,那么黄钟之长就是90分,10粒黍子的长度就是10分,10分就定为1寸,10寸就为1尺。以自然数1为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不含0)都可以看作是与之内涵一一对应的相应个数的1的整体。当被度量的量不够1个度量单位时,人们寻找到了比1更小的单位1/n;这时,以1/n为标准,被度量的量可以看作是相应个1/n的整体。可见,数的产生,无论是自然数还是分数,其形成、发展都与“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学生而言,分数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基础,都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再认识“整体”。即,以前我们是把一个物体或图形等看作一个整体,接下来,我们需要把多个物体或图形等看作一个整体,甚至我们还要把多组物体或图形等看作一个整体。分数意义中的“整体”应该包含这三种情况。只有学生对“整体”的再认识到位了,我们才可以对整体进行等分,才可以谈分数的份数的定义。
2.“意义”的再认识 这是核心 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分数”时(见上图),超过90%的学生看到了1/4 ,约30%的学生看到了3/4 ,仅有约9%的学生看到了1/3 。然而,有教师认为,图形用1/3 表示是错误的,因为它不符合“平均分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分数意义。(张奠宙. 分数的定义[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01).)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对于分数的认识常常处于一种只见一斑、不见其余的境地。
分数该怎样定义呢?一般认为有如下四种(张奠宙. 分数的定义[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01).):一是份数定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是我们头脑中最根深蒂固的认识。从教材到教师,再到教学,都有意无意地突出了分数的份数定义,强烈地影响了学生对于分数的全面认识。二是商的定义,即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但是,教材中又常常出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于是从教师到学生,都把分数与除法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去认识,认为二者只是因为都有着平均分的含义而产生了某种联系。三是比的定义,即分数是整数q 与整数p(p≠0)之比。遗憾的是,等到学生真正学习“比”的时候,已经离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再认识”过去了一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况且,从“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商相当于比值”中,能看出比和分数的关系吗?恐怕看不出,却容易看出比和除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前面对分数的商的定义没弄清,这里的比的定义也就顺理成章地继续懵懂。四是公理化定义,即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从度量的角度看,分数怎么定义呢?“在数学的符号系统中,把原来的一个单位分为n等份而得到的小单位用1/n来表示,如果一个给定的量恰好包含m 个小单位,它的度量就用符号m/n来表示,这个符号称为分数或比。”“符号m/n脱离了同测量过程及被测量的量的具体关系,而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数。它本身作为一个实体与自然数有同样的地位。”(R·柯朗,H·罗宾,著. 左平,张饴慈,译. 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5.)现在,我们应该对分数的定义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分数的再认识”作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其关于分数的定义仍然侧重于份数的定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是恰当的。因为只有把份数定义弄明白,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商的定义和比的定义。
3.“相对”的再认识 这是立本 我们都知道,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与分数的意义紧密相关的:一个数乘一个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教学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找出题中与分数对应的单位“1”,紧紧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先弄清是哪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再进行解答,否则就会出现问题。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数量A比B多1/3 ,是不是反过来数量B 就比A 少1/3 呢?这类问题常常成为困扰学生的难点。为什么要如此突出地强调单位“1”呢?因为不管是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还是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都是先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认识分数的;分数与平均分的整体的数量密不可分,我们在谈到分数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是哪个数量、是谁的几分之几。对同一个分数而言,整体的数量不同,对应部分的数量也不相同。这就是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以往,我们会在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特别是在教学用分数乘、除法去解决问题的时候,重点地进行辨析:弄清楚题目中的分数到底表示谁的几分之几,就一定要将分数与整体的数量对应。现在,为什么要把本来是六年级重难点的内容安排在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这么早就去讨论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呢?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等内容中,从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发展顺序看,谁是本?当然分数的意义是本。学生在学习分数有关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理解分数和运用分数解决问题,哪个为先?自然是认识并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先。以前我们连分数的定义都没有弄明白,把本来属于其意义的内容放到后面,使得学生带着知识的残缺、跛着思维的瘸腿行进在求知的征途上。本乱而末治者否矣。那提前放在五年级会不会太难了些呢?其实,学生早就从丰富的生活经验中了解了基本道理:一拨人去分蛋糕、分苹果,蛋糕、苹果越多,每个人分到的自然也就越多;被分的东西越少,每个人分到的也就越少。把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放在认识分数意义时进行,这就是在立本。充分理解分数意义的各个方面,立足于对其本质内涵的理解去解决问题,自然游刃有余。这就是本立而道生。 (摘自《小学数学教师》2015年第5期,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题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