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是每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一环。许多家庭煞费苦心地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但可能得不到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担心。孩子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是每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一环。许多家庭煞费苦心地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但可能得不到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担心。孩子出门时的一言一行,就能看出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有句老话叫鱼开始发臭了,课外教育也很重要。现在边肖为朋友们收集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能帮忙。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追求的境界。

什么是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真正在40分钟课堂内完成的是教学任务。有专家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约占50%。虽然这个调查结果有些夸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无效劳动现象普遍存在。最近笔者去基层学校调研,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现象做一个简要的评述。

1.零碎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回答。这是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有些老师把整篇课文拆分,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他们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很肤浅,字面内容也很简单。他们提出的问题都是前半部分的课文,这样学生可以回答后半部分的课文,学生用一串课文正确回答。比如《乌鸦喝水》班,老师问:“乌鸦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瓶子。”“瓶子里是什么?”老师又问。学生回答:“水。”老师问:“水多吗?”“不多。”学生回答。“瓶口怎么样?”“小。”“你在喝酒吗?”“没有。”.这样的问题越来越窄,老师带着问题引导学生,不加思考,枯燥无味,就像嚼蜡一样。课堂气氛怎么能不沉闷?

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尽量把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弄清楚,抓住重点,不用费心说话,用镜头诱导,既能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乏味无聊的谈话

对话,又称问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它包括两个主要环节:提问和回答问题。在这两个环节中,问题是师生互动行为的焦点。这个问题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首先给出了。“给定”指的是已经明确知道的关于问题的各种条件的呈现。第二是目标。“目标”是指对问题结论的明确描述,即问题所要求的答案。第三是差距。“差距”是指给定问题与目标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距离。人们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思维和实践活动来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有的师生针对性差,语言不准确,方向不明,没有灵感。一位老师在教《刘胡兰》的时候,他和学生们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老师:这篇文章是给谁的?

健康:是关于刘胡兰的。

老师:你怎么知道?

健康:标题是刘胡兰。

老师:这个故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健康:1947年1月4日。

老师:你怎么知道?

健康:这是课文的第一句。

老师:这个云州西村在哪里?

(有的同学说在陕北,有的同学说在延安。)

老师: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

(文中有个敌人对刘胡兰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给你一百元。”)

老师:谁知道当时花了多少钱?

(有同学回答是银元,有同学回答是铜币,还有同学说当时钱上有个洞。)

老师最后总结:“反正当时的钱比现在值钱。”

这是典型的表面对话,毫无价值,毫无意义。这种枯燥的对话达不到教学目的,也绝不是一种教学艺术,而是对学生宝贵时间的浪费。

3.浅薄庸俗的探究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场景和方式,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探索”,自己去探索和分析,要有独到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是一个低年级的文化课。

老师:小朋友,怎么记住“菜”这个字?

健康:菜品,上上下下,上面有“菜”字,下面有“菜”字。

老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健康:菜品,上面有草字头,下面有彩色“色”,组合成“菜品”。

老师:很好。还有别的办法吗?

健康:菜品,上面去掉“古”字,下面去掉“色”字,组合成“菜”字。

老师:很好。还有别的办法吗?

健康:菜,上面是不带“花”字的“花”,下面是去掉三个撇号的彩色“色”,使“菜”字连在一起。

老师:很好。还有别的办法吗?

……

这是创造性思维训练吗?这样的“讨论”和“启发”有必要吗?这种刻板的询问有意义吗?难探究的问题不需要探究,这样的教学会导致探究的泛化、浅薄和庸俗化。

4.形式主义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非常有利于增加教学能力,提高参与广度,充分发挥个体特点,面向整体,增加教学效果。但是,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形式活泼,内容杂乱。该说的说不清楚,该听的听不明白,课堂秩序失控。一年级老师教课文《画家乡》,课文分为五个部分

段,第一段由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朗读,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概括段落大意。然后教师说:“现在大家合作学习第二至五段。”学生四人一组,围成一圈,每人都在张嘴,各执一词,叽里呱啦,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教师在一旁任其“探究”,最后选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完,老师刚要总结两句,下课铃就响了。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团队精神。而上述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误区:合作之前不思,交流之时不听,放手合作不导。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学生合作之前必先独立自学,交流时要学会倾听,教师应加强巡视,随机点拨,适时评价。
5.有口无心的傻读
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种强调多读、熟读当今很有市场。于是乎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课堂上要书声琅琅,“还我读书声”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教师挖空心思,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的“读”,绞尽脑汁在教学的环节上加上齐读、个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学生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没完没了地读,直到把自己读烦为止。比如,“请带着忧伤的感情读”,“请带着高兴的语气读”,“请你重音读这个词”,“哪里读得要快一些?哪里读得要慢一些?”一位教师讲《再见了,亲人》,课堂上,她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诚然,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上出现“小和尚念经”现象也是语文教学理论的退化,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作弄。“书声琅琅”,秩序井然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以及才智的消磨。我们提倡多读,但不是傻读。读要有目标,要有层次,要有质量,在读中教师还要说,还要讲,还要训练,还要指导,否则,语文教学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6.嘻嘻哈哈的表演
孩子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放飞孩子想象的地方。课堂应当有活动性质和游戏精神,活动和表演能够让学习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很多教师都喜欢运用表演手段再现课文的情境。然而,有的表演却把语文课堂糟蹋得体无完肤。一位教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教者讲到李大钊被捕一段时,让学生演课本剧。给“李大钊”戴上礼帽,穿上长袍,给“特务”戴上墨镜,拿上玩具手枪。几个“特务”一拥而上,笑嘻嘻地喊道:“不要放走一个!”其中一个“特务”把“李大钊”拽住,大声吼道:“给我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说着,“特务”夺下“李大钊”的手枪,又把他全身搜了一遍。“李大钊”此时没有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而是“扑哧”一笑,随即课堂上乱套了。有的学生大笑,有的学生喊叫,有的学生鼓掌,教师完全失控了。
表演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于内,要表现出人物复杂的情感态度;于外,通过肢体的演示和媒介物的变化,来展示和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教者的失误——没有指导学生关注藏在“戏”后的故事,及故事蕴藏的感情,所以我们看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就在这样的热闹肤浅中白白浪费掉了。
7.眼花缭乱的课件
有些公开课,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结果课件代替了大脑,形式代替了思考。一位教师讲《语言的魅力》,她做了一组美丽的春天图画,配上音乐让学生欣赏。随着音乐声,屏幕上出现了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流水人家,学生完全沉浸在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之中。在一组春天的画面之后,屏幕颜色变暗,出现了那个行乞的盲老人,背景音乐变成二胡曲《二泉映月》,给人一种悲凉、凄惨的感觉,甚至有的学生听了以后就哭了起来。当老师问学生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学生有的说:“如果我是行人,我会把我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这位盲人。”还有的说:“我爸爸是医生,我要让我爸爸给他治病。”整个课堂转向了“我们要有同情心”“要同情这个盲人”,而不是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可以这样说,这堂课上刺激学生学习的,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而不是学习本身。这个教例无疑是缘木求鱼,劳而无功。
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帮助学生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深刻的意义建构,是我们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实质。否则,除了帮助教师“作秀”,又有多大意义呢?在全国大型的观摩课上,许多大家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不用多媒体课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照样让学生如痴如醉。他们的课之所以受到欢迎,靠的是内功,而不是华美绝伦的多媒体课件。当然,以上所述,并非拒绝媒体,多媒体本身没有错。多媒体的使用,一是要恰到好处,二是要因地制宜,不能舍文本而外骛,用多媒体代替文本。
8.哗众取宠的板书
板书是洞察教材的“窗口”,是开启思路的“钥匙”,是排疑解难的“桥梁”,是实施教学的“蓝图”。好的板书,能撬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
所谓哗众取宠的板书,就是脱离教学内容,违背课文实质,为板书而板书,为形式而形式,为艺术而艺术,搞一些花架子。哗众取宠的板书,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板书设计不要撇开教学重点,而单纯追求形式,滥用彩笔勾、画、圈、连,滥用蹩脚的简笔画、图表,等等。
板书设计要书之有用,书之有据,书之有度,书之有质,尽量科学、精当、醒目、规范,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9.随心所欲的导语
导语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得好,能一语破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增强教学效果;运用得不好,会增加学生的无效思维,分散学生精力。
一位教师教《乌鸦喝水》,她是这样开讲的:“这节课学习《乌鸦喝水》。大家都认识乌鸦,乌鸦就是老鸹。目前学术界对乌鸦还有争议,有的认为它是吉祥的鸟,有的则认为它是不吉祥的鸟,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文学作品对乌鸦也有描述,伟大文学家鲁迅的《药》的结尾一段就描写了乌鸦。”
这几句导语谈天说地,晦涩繁琐,不仅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倒起了相反的作用。什么“吉祥鸟”“不吉祥鸟”,什么“鲁迅的小说《药》”,一连串的疑问把学生的脑子搅得一塌糊涂。其实,乌鸦究竟是“吉祥鸟”,还是“不吉祥鸟”,本身就是违反科学的。至于鲁迅的小说《药》,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即使理解,它和本课教学又有什么关系呢?也是赘语。这与开阔学生视野和教学的高难度有本质的区别。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漫无边际地引证,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10.絮叨没完的结语
新学期,新课本,我听一位新老师讲课。一节课40分钟,或讲解,或朗读,或提问,或板书,这位老师非常卖力气。下课铃声已响,他还在兴头上,刹不住“车”。此时,有不少学生要上厕所,可是,老师还在洋洋洒洒地讲个没完。“不知东方之既白”,待到下一节老师推门入室,他才如梦初醒,面有愧色。
拖堂,表面看教师在尽心尽职,牺牲自己为学生服务,而实际上是好心做了坏事,对学生危害极大。究其原因,小而言之,是教师缺乏时间观念,对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当所致;大而言之,乃教师的教育观、师生观、课程观的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
为了避免拖堂,上课时尽量做到像古人论述写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那样,开头要美丽,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结课要突出两个字,一个是“短”——言语不烦,干净利落,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话语使讲课的主题得到升华;另一个是“快”——“快刀斩乱麻”,紧扣目标,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严格掌握时间,按时下课。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是正效还是负效,是高效还是低效,主要看是否体现了学科的本质,学生是否学有所获。让我们从少、慢、差、费语文教学误区走出来,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别再折腾了。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