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第二小学 梅丽翠



  一、现象透析


  新课程的实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给语文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课堂上发生着的深刻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让人欣喜不已。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仍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以往更加严重了,具体是向上分化和向下分化的增大,两极分化时间前移,从原先的中、高年级前移至一、二年级。本学年,笔者担任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感到“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新一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也比较严重。为此,笔者通过对我校一年级四个班学生平时作业、考试试卷和综合测查的研究分析,总结如下:



  (一)识字量的差别



  现行教材加大了识字量,打破了“由少到多、由易入难”的原则,要求学生识字与阅读同步,这给一部分学生掌握生字增加了难度。从测查的情况来看,能经常达到优秀的不足40%,不合格的有15%左右,而处于中间等级的孩子,则很依赖于老师和父母的监督,情况不稳定。



  (二)写字量的差别



  课文的识字内容与写字内容并不同步,在识字量又不稳定的前提下,一些学生往往在要求会写的时候,还忘记了这个字怎么念。从每次听写和练习、测试的情况来看,能达到优秀的不足30%,不合格的将近10%,中间等级的学生掌握不扎实,形近字、多音字很容易出错。



  (三)阅读能力的差别



  在逐渐增多增难的阅读教学中,受学生对识字量和写字量的差异的影响,阅读能力的差异也日益明显。从第二册教材开始,出现了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对于20%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轻松地朗读,能比较正确地理解,而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还有20%左右的学生不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阅读和理解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



  诚然,学生个体间有差异,那么分化就是难免的事情。但是如果要是分化过于严重,我们就应该要反思了。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对学习都有着新鲜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自我期望值也很高,是什么因素使得他们的分化这么严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该如何得到关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与深入研究。



  二、原因分析



  (一)教材内容偏多偏难



  在四年多的新教材实验过程中,一线的教师普遍反映人教版一年段的语文教材容量过大(与规定的教学课时相比)。一年级上册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4次拼音复习,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还有6个“语文园地”、6个口语交际话题。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第二册课文34课、8个“语文园地”、8个识字板块及多篇选学课文,篇幅长,识字量多(每课13-14字)。如此大容量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语文的机会,激励着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适合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而农村地区绝大部分新一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汉语拼音的教学就要花5至7周的时间,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教师往往是忙于完成进度,巩固时间少,容易导致孩子学习上的消化不良。长此以往,两极分化的现象自然出现了。



  现行一年级语文教材的起点和难度偏高,表现为识字量大、文章篇幅比较长、内容跳跃性大。过去,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的是:“人、口、手、上、中、下”,《小小的船》已经算是难一点的课文了。而人教版一年级教材中,《小小的船》已属于篇幅短的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失物招领》等课文字数达300左右,有些生字笔画偏多偏难,查字典、字母表等难度偏高的内容也安排在第二册教材中。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样样都得从头开始,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的文章,因此逐渐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对理念理解有偏差



  课程改革已深入人心,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洗礼,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到了创新。但是,在这种可喜变化的同时,由于对新理念理解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许多教师都走入了“课改”的误区。



  1.消极退让。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但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一味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讨论,失去了有效引领,似乎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新课堂强调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但有的教师为张扬学生的个性,只“放”不“收”,课堂纪律难于控制,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教师在教学中消极地退让自己的主导地位,使自主异化为自由,结果造成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学生成绩走向了两极分化。



  2.重用优生。现在的课堂上,学生思维灵活了,发言踊跃了,学习气氛空前活跃。但总的来说,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少数活跃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内向者仍然少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我们在听课时发现,一节课发言的人次可能会有几十次,但发言学生的面并不广。课堂要出彩,往往靠优秀学生来撑门面,难题让优秀学生答,以显示教学的深度;小组合作让优秀学生组织、汇报,来表现合作的成功和高效,而一些学习困难生只能作旁听生,做伴读的书童,有的甚至开起了小差。教师对课堂上的弱势群体没有关注,对不注意倾听的学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引导,以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3.评价失当。教师往往只重视学业成绩的评价,对学习情感态度的评价做得很不够。只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结果的评价,而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和重视不够,往往戴“有色眼镜”,对喜欢的优秀的学生予以积极评价,对成绩差的学生予以消极评价,使得优生越学越有兴致,而学习困难生则失去了信心。



  (三)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教学缺乏有效性。部分教师以为若只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便是老教法,便是教学手段落后,一定要用上多媒体课件才说得上是现代化;以为一堂课下来,若学字、词、句所占用的时间多了,便是教得“死”,一定要设计几个环节或题目让学生展现个性、各抒己见才是教活。这样一来,为了体现教学的创新设计,匆匆过场的讨论披上了“合作”的外衣,放任自流的学习打着“探究”的幌子,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冠之以“现代化”的光环,唱演画拼的杂烩美名曰“学科整合”,过度资料的补充称之为“主题拓展”。教学只求表面热闹,造成学生学习的无效和形式化,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学习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新时期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再加之年轻的父母文化程度都较高,现代家庭经济和精力都充足,家长们都愿意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培养,千方百计的为孩子创设各种学习机会和条件。一些孩子从哑哑学语就开始了拼音、识字、诵读、计算的训练,掌握了相当多的知识、技能:熟练地拼读音节,认识了很多的汉字,熟读唐诗、宋词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会简单的计算等等。目前很多孩子家长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信息:如果不上学前班,不掌握一定的识字量,孩子一年级入学将会跟不上。于是,很多孩子进入了学前班学拼音、学计算、学写字,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上学后学习跟不上,便弄来小学一年级课本,让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的内容。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很多都不上幼儿园和学前班,父母也不会辅导,他们的知识储备可能还是一片空白,一旦入学就会马上显出差距来。



  (五)家长重视程度不一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引导、点拨、帮助、支持孩子。新一学生重在养成教育,更需要家长的配合。而在我们民工子弟学校有一部分家长并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觉得孩子的学习靠的是天赋,家长的作用是微乎其微。可他们并不知道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学习。从我校一年级四个班级调查情况得知:家长文化程度较高,对孩子学习很关心,自己也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有所表示,他们的孩子成绩突出,能力较强,有明确的学习意识。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孩子的学习缺乏了解、疏于管理,使一些学生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失控状态,他们的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成绩差,而且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个别孩子甚至达到了每天上学迟到的地步,又怎能与其他同学齐驱并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