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今天下午,我们低数组全体教师围绕韩老师的“课程纲要分享课”进行了研讨,研讨氛围温馨,大家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之分,尽管有些内容和观点需进一步实践,但全体教师的主动参与、自主思考、交流分享、思维碰撞的教研过程促进了学习、进步,在争论、分享中逐步成长。

在本节分享课中包含了内容、习惯、方法和评价四方面内容,在介绍本册教材学习内容时花费了30多分钟,而后三个的方面介绍因为时间不足而粗粗带过。以本节课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引出了所有老师对课程纲要课如何上的专题思考。老师们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问题,经过大家集体反思,理顺,最后形成共识。现将整理后问题罗列出来,供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的反思:

课程纲要分享课的目的是什么?在课程纲要分享课上是否还需要增添其它内容?

知识的分类整理的详略度该如何把握?知识分类整理采取何种方式合适?是同一模式完成所有单元,还是不同类型的单元采取不同的方式?

针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必要逐一单元详尽的介绍完整?课程纲要的分享是内容重要还是方法、评价重要?

经过大家的研讨,大致理出以下几点思路:

上课程纲要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站在全学期的层面上去了解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整体有一个全面的感知,而且让学生了解获取这些知识我们可能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去达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和习惯,我们会如何去评价学习的过程等。

确定了目标,大概就能分出课程纲要分享课的几个基本流程:内容、方法、习惯、评价。经过研讨,基本确定了大体的时间分配:内容共占20分钟,方法占10分钟,习惯占3分钟,评价占7分钟。

对于内容的了解建议粗线条处理,对于方法和评价建议细线条处理,力争适合、实用,好操作,好达成。对于习惯的养成提出每一个学期应有一个侧重点,在平常的课堂中落实。

关于内容,尽量让学生进行整理,并粗步化。关于内容,还应让学生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和“来世”,让学生站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高度上去看待这学期的知识所处的地位,了解现在所学的知识与以前知识间的联系,它还为以后哪些知识的学习作下了铺垫。

5、我们所了解的这些知识还仅仅停留在四基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在分享课中如果适当的加入数学思想的点拔和活动经验积累的方法,将会使学生从初级的认知上升到高层次的认知层面,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将起到较大的帮助。

6、学习方法的指导可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发现平常的学习中哪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某些具体的内容,如图形类,有哪些独到的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分享给学生,学生影响到学生,对于学生未能总结到的方法,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学无定法,学生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

7、对于学习评价,应该具体些,有针对性些。让学生经过努力之后就能达到,让学生享受到同学间的认同感,老师的认同感,班级的归属感。评价可进行分类,可分为保底的评价和高层次的评价,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