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曹刿论战原文图片,曹刿论战原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原文:《曹刿论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曹刿论战原文图片,曹刿论战原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曹刿论战》【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十年春,齐师伐我。

2、公将战,曹刿请见。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乃入见。

5、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6、”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7、”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8、”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9、”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对曰:“忠之属也。

11、可以一战。

12、战则请从。

1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4、公将鼓之。

15、刿曰:“未可。

16、”齐人三鼓。

17、刿曰:“可矣。

18、”齐师败绩。

19、公将驰之。

20、刿曰:“未可。

2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22、”遂逐齐师。

23、既克,公问其故。

24、对曰:”夫战,勇气也。

2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6、彼竭我盈,故克之。

27、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8、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9、”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30、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31、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2、”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33、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34、”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35、”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36、”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37、”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38、”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

39、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40、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41、”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42、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43、曹刿说:“还不行。

44、”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45、曹刿说:“可以追击了。

46、”齐军大败。

47、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48、曹刿说:“还不行。

49、”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50、”于是追击齐军。

51、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52、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

5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54、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55、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56、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57、”扩展资料:文章分析:全文共分三段。

58、第一段(从开头至“战则请从”):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59、这一段可分两层。

60、第一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61、开头先点明事态发生的时间,接着指出的是“齐师伐我”,说明战争是由齐国进攻鲁国而引起的,鲁庄公准备抵抗。

62、以上对形势扼要的介绍,为曹刿的请见、论战交代了必要的背景。

63、大军压境,曹刿准备参战,作者通过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一方面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为后文鲁庄公在战斗中瞎指挥作了铺垫;另方面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谋的人。

64、第二层记述曹刿要庄公作好战前的政治准备,这是本段的重点。

65、曹刿谒见鲁庄公,劈头就问“何以战”,抓住了作好战前政治准备这一决定胜败的关键问题。

66、鲁庄公在曹刿的一再启发下,依次提出了贵族支持、鬼神保佑和察狱以情三个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后一条。

67、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既不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不取决于神明的保佑,而是决定于“取信于民”。

68、他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肯定“可以一战”。

69、曹刿重视民心得失与战争胜负关系的思想,确实比“肉食者”高明。

70、但和我们今天依靠人民的力量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

71、第二段(从“公与之乘”至“遂逐齐师”):写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

72、曹刿“取信于民”的见解,得到了庄公的赞同,“公与之乘”,说明了庄公对曹刿的信任与器重。

73、文中先交代了利于鲁国反攻的阵地,长勺在鲁国境内,对鲁国来说,地形地物熟悉,便于得到人力支援和物资供给,在士气上也利于鲁国向有利方面转化。

74、接着是对这次战役经过的具体记叙,重点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

75、写曹刿指挥鲁军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反攻,写曹刿在观察了齐军败逃的情况之后才决定追击,都记叙得非常简略。

76、这样写,一则符合实情(酣战中鲁庄公无暇问及,曹刿了不可能多发议论),一则此中道理正是曹刿论战的中心,留待后文集中阐述,更见突出。

77、“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曹刿的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沉着思断,善于捕捉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

78、第三段(从“既克”至结尾):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

79、是本文的中心。

80、“既克”二字,意味着战役的高潮已经过去,气氛顿时缓和下来,该是莫名其妙的鲁庄公问一个究竟的时候了。

81、曹刿的回答可分为两方面。

82、一是论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鲁军按兵不动,养精蓄锐。

83、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衰竭。

84、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终于化劣势为优势。

85、二是论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军虽然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未轻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反映了曹刿随时没有忘记自己是以小敌大,以弱敌强。

86、兵不厌诈,不可不提高警惕。

87、曹刿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88、综上分析,本文通过赞扬曹刿的远谋,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