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小学教研活动计划,小学教研活动计划方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一、活动设计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小学教研活动计划,小学教研活动计划方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活动设计的背景本学期,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支解文本:表现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以逐段分析讲解为主,支解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

2、2、以讲带读: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问题琐碎,迂回反复,阅读质量低下,讲解的时间挤占了学生读书与动笔的时间。

3、3、缺乏实效:讨论主题随意设定,缺乏讨论价值,讨论过多过滥;讨论的组织追求形式上的热闹,缺乏讨论实效;讨论的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与教师一致则正确,反之则错误。

4、基于这种现状,在教学研究部门提出“有效阅读”专题研究的引领下,我校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这样一个小专题,在高年级段开展本小专题的研究。

5、在实践中来找寻语文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6、二、研究的内容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2.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3. 教师调控课堂有效性研究4、教学反思的有效性研究三、研究的课例语文S版教材第九册语文第四单元《十年后的礼物》语文S版教材第十一册课文《我的第一首诗》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途径:(一)成立研究小组,开展理论学习为保证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能落到实处,特成立研究活动小组:组长:梁学军成员:陈惠芹(市级骨干) 路风菊 马俊虎 冯小琴 余秀芹(市级骨干)岳宝胜 丁海峰执教教师:余秀芹 马俊虎梁学军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和整个活动的组织以及最终的总结,其他教师参与研讨,撰写反思,提炼研究经验。

7、理论学习采用集中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标准、阅读教学的建议)、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和教师合作方面的理论。

8、(二)以校各种研训活动为载体,落实专题研究。

9、包括围绕专题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诊断及教学反思及开展叙事研究。

10、(三)围绕教学设计----行动研究-------问题反思的方式开展活动参研教师独立进行教学设计(9月10—9月12日)参研教师首先做出《我的第一首诗》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各环节是如何实现有效性的要做出明确的注释,并注明设计意图。

11、 效果预设:《我的第一首诗》这篇课文故事简单,但含义深刻。

12、文中的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心理活动描写也很生动。

13、学习这篇课文,要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会作者怎样逐渐认识到“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认识到这两种评价“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劲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14、从而进一步感悟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深深的爱。

15、各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尤其在朗读的指导、内容方面会因对教材的理解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设计方案,这是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16、2、教学设计交流(9月16日)要求全体老师畅所欲言,把自己所设计的案例的构思、想法在会议上进行交流、讨论,重点要突出在: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二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课堂中如何操作。

17、两位授课教师根据大家的设计理念和意图,选择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方案进行整合,然后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并定稿。

18、 效果预设:这个过程相当于集体备课的过程,目的是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19、但是由于参与教师的理解角度不同,要把六个人的意见完全同意起来有点不符合现实,所以最后推荐马俊虎老师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既要在解决关键问题上体现大家的智慧,又要在授课中发扬出自己的特色,再次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准备上研讨课。

20、3.课堂观察。

21、(9月23日)由马俊虎老师在六三班上《我的第一首诗》,要求听课老师做好课堂观察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如何体现提高学生朗读活动的有效性,并写好评课记录。

22、听课中关注的焦点:一是教师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的;二是关注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

23、三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是如何评价的。

24、效果预设:授课教师基本能体现教学设计中的意图,但不可能像设计中体现得那么理想,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问题:承担记录的教师能否将各自的记录按要求记录全面,为后面研讨提供真实的的依据;授课教师在执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会因为长期的教学习惯而不能很好的贯彻设计意图,从而会出现预设和执行相矛盾的新问题等等。

25、4.课例研讨听课后,组织教师们讨论案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6、讨论案例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

27、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28、在研讨中可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环节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

29、这一环节大家重点研讨授课教师在解决朗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方面取得了那些突破,还存在哪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因该如何进一步改进。

30、效果预设:这是第一轮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大家讨论的越是激烈,越有利于下一步的研究。

31、通过这一轮研究预计要在解决前面发现的问题上有一些突破:如教师如何通过精讲来节省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去朗读;怎样丰富评价的语言和方式,可以通过眼神、动作等手段来评价,提倡让学生相互评价。

32、5.再设计再观察再研讨经过以上议论研究,将大家的智慧集合起来,由马俊虎老师对所授的《我的第一首诗》一课进行反思,之后与大家共同设计《十年后的礼物》一课,这次备课余秀琴老师主备,其他教师参与到两位教师的设计中,设计好后按原来的程序进行第二轮观摩研讨。

33、这一轮力争在上一轮的基础上取得更全面的突破。

34、(三)总结提升阶段(10月21日——11月5日)所有参与研究的教师对整个教研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将自己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的收获、看到的不足以及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文本的形式写下来,然后再教研会上进行交流。

35、尤其是在活动中大家在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的认识,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最后通过研讨得到初步的结论(在研讨过程中如果出现分歧,可以通过回放录像课的形式,进行再探讨。

36、在大方向与课程标准一致的情况下,允许求同存异)。

37、(四)尝试推广验证阶段(11月5日以后)将大家总结出的结论在各自的课堂上尝试应用,验证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对不正确的结论及时进行修改。

38、并在实施中将一些新产生的有效的方法及时补充在原来的总结中。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