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安徽萧县黄口镇第一小学 张晓鹏



  我们做老师的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阅读课上,经常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任凭老师怎么启发、引导,学生们要么“金口不开”,要么就是信口开河,甚至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在语文测试中,无论试卷的难易,失分最多的几乎都有阅读理解这一项。这种种情形都说明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其实,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很多老师都在为此努力,我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借鉴“无为”思想。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他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为政者应当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当然,他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实,我们把这一思想引用到阅读教学课堂中去,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没娘的孩子早当家”、“懒婆娘的子女多数都很勤快”,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跟那些“小皇帝”“小公主”们相比,这些孩子的没有了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对于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只好亲自动手。他们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在一次次尝试中摸索进步,在一次次实践中学会了料理生活。虽然他们经历了波折,但他们收获的是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这不正是父母们无意中的“无为”思想给他们带来的吗?对比一下那些在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哪一类孩子对社会的适应性更强一些呢?



  再看看我们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师生之间的关系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师道尊严”的痕迹,有些时候根本就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教师仍旧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他们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这样做的结果,虽然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却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需要借鉴这种“无为”思想。课堂上,我们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着阅读文本,要学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而轻视他们,也不要因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出现了卡壳现象而慌不迭地指导、帮助,我们要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有时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多么不起眼的成绩)要及时予以表扬、肯定。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真的把这些理论都用到了实践当中,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班级里能说会道、善于表达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学好这门课程最好的办法就是语文实践”,我们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凡事不要包办代替,老师要多一点“无为”的思想,这样才会做到“老师无为,学生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