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我教孩子们写“随文诗”
山东省莱州市实验小学 王福辉 任永刚
什么是随文诗?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理解、感受、感想用诗歌的形式随即写出来。虽然叫它诗,但句子长短、节奏、韵律等并不十分严格,初学写诗的孩子可自主灵活。学写随文诗,是一项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效果甚佳。 有一次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孩子们都被五壮士的英勇豪壮震撼了。朗读“英勇跳崖”这一部分时,那一双双眼睛里都噙着泪花。读完课文,引导孩子们交流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岳飞、刘胡兰、董存瑞、赖宁、保尔·柯察金…… 课上到这里,可以结束了,但总觉得意犹未尽,我灵机一动,即敲击键盘,把一首小诗呈现在教室里的大屏幕上: 我和英雄 将来的我 有幸成了一名英雄。 我便是马宝玉的化身, 有赖宁一样的灵魂。 将来的我, 若是一个平凡的人, 我也会永远── 像英雄一样做人! 孩子们一边读诗,一边小声议论。我问:“你们读懂了吗?”一个女孩子抢先举手回答:“我读懂了,要‘像英雄一样做人’!”这女孩的声音,竟然让其他孩子猛然醒悟,就齐声说:“要像英雄一样做人!”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出人意料,下课了,有几个孩子还围着老师讨论、品味。我们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和孩子们一起写一首随文诗。 刚开始学写随文诗,要给孩子们铺好梯子,之后就可以逐步放开,让孩子自由创作。如学习《彩色的非洲》,我出示了一首填空式的随文诗: 非洲印象 非洲的土地,() 非洲的资源,() 非洲的风景,() 非洲的气候,() 非洲的人民,() 非洲的昨天,() 非洲的今天,() 非洲的未来,() 括号里的内容,是有意留给学生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的。这不是考试题,很快可以填好的,只有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内容及其相关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填上合适的的答案。之后,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评议,当众择优填空,共同完成随文诗的另一半内容,依次填上:辽阔无比、十分丰富、绚丽多彩、干热少雨、勤劳友善、饱受欺凌、贫穷落后、充满希望。给随文诗填空,最精彩的是“当众择优”,既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练习了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唤起了班里孩子的写诗热。 一般说来,教孩子写随文诗,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欣赏借鉴,引发兴趣。这是写随文诗的“入门”阶段。学一篇课文,要引导孩子充分交流,加深课文内容理解,深化体验。在此基础上,再用大屏幕展示老师的随文诗,让孩子们自由赏读、议论,逐步了解熟悉诗的写法,感受诗的魅力。 第二步,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这是写随文诗的“尝试”阶段。学生不会给随文诗起题目,教师就命几个题目供他们选择;学生不会写诗句,教师就提示思维方向,交给句式,留下空白,让孩子补充;学生手里没有资料,老师就帮他们找;学生的诗常常是半成品,老师就帮他们修改补充。这样“扶着写”,他们才能感到写随文诗并不难。 第三步,自主写作,展现个性。这是写随文诗的“独立”阶段。或在课前预习中有所感悟,或在课堂上触动了灵感,或在学习课文后有新的收获,什么时间想写就什么时间写,写好后收入随文诗积累簿。虽然学的是同一篇课文,但写出的随文诗大不相同,可谓异彩纷呈。学习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赵俊同学写出下面的诗── 如果 如果有一天, 我成了一个穷人, 我不会自卑自贱。 我为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感到自豪。如果有一天, 我成了一个富翁, 我一点也不因此而沾沾自喜。 我却为拥有高尚的品德 而感到欣慰。 王梓蓉同学则这样写── 做大写的人 做大写的人, 不一定有钱, 也不一定有权。 做大写的人, 只需有一颗 关爱他人的心。 班里有多少个孩子,至少就有多少首随文诗,篇篇都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写随文诗,因为它的形式新颖活泼,顺应了儿童天性。我们已积累了1500多首随文诗,正准备出一本诗集呢。 鲁迅先生说过:“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是农村小城里的普通教师,多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却没有走出一条像样的路,只能沿着名家的路走。近几年来,我们在语文课程标准新思想的指引下,摸索着闯自己的路──让孩子自主写随文诗,但理论研究欠缺,做法尚不成熟,希望得到更多老师的关注,更渴望得到专家的扶持和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