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 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儿歌识字乐趣多 更注备课细斟酌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一定的情境。”我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本着吃透课标的精神理念,把握低年级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实施每一节识字课,力争使其收效甚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我主要尝试着编儿歌、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柳树醒了》,是一首读起来非常琅琅上口的儿童小诗,用贴切的语言描写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和小朋友帮助柳树苏醒的过程。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 我没有将所要学习的生字进行集中识记,而是分散到课文,通过带动作朗读理解再编小儿歌的形式进行的。比如小柳枝“软”了,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柳树,做做浑身变软的动作,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想,一个小车带,没有打足气,车带欠气了,很快变软了。边想边背小儿歌,孩子们记得可快了。还有教学本课的“澡”时,同时拓认了形近字“燥”、“躁”和“噪”。为了帮助孩子们识记,我又根据偏旁字义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用水洗个热水澡,用火烤烤气干燥,小脚走快心急躁,大声说话噪音吵!”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顺口溜的背诵下,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增强了,同时记忆还非常深刻。但在教学“醒”的时候,我根据它的组成部分“酉、日 、生”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却出现了差错——有个小学生,在太阳的暖暖的照射下睡着了,睡着睡着,睁开眼睛一看,星星出来了,他想:我再多睡一会该多好啊!怎么醒了呢?哦,原来是梦见一个醉汉喝酒了。”随后即问,你猜猜,这个字读什么啊?有很多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酒”。当时我一愣,可迅速想想,我把故事的尾音用“酒”来结束,孩子当然顺口成章说成“酒”了。第一印象很重要,为了不让孩子形成错误的知识,我话锋一转,“哎呀,我好像也和那个小学生一样梦见醉汉喝酒了,自己都迷迷糊糊地说错了”,我又重新说了一遍,只不过后面的改了,“哦,原来是梦见一个喝醉酒的醉汉耍酒疯,被他吓醒了。”……同样是编儿歌,如果语言不准确,不细细的斟酌推敲,最后一个字落到别的字上,孩子们很有可能就把它记成另外一个字。这无形中就要求我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小儿歌或顺口溜都要字句斟酌,琅琅上口,在激发孩子识记生字、编儿歌的基础上,更要熏陶孩子的语言。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每一个小故事、顺口溜都要做到以下几点:1、语言简明易识记。如果太长太罗嗦,孩子们处在瞬时记忆的基础上,根本就记不住,也消化不了。2、以孩子的生活为基点。通过字的本意与孩子的生活相联系,更激发他们对生字的热爱和喜爱。3、反复斟酌多预设。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琢磨,反复诵读,俯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思考,想一想,这样的顺口溜,孩子们会猜出什么字,会在第一时间记住哪个读音,把孩子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从多角度进行预设,以免将学生带入识字认字的误区。一旦记住了读音,以后再纠正就很难了。其实识字教学是很快乐的,在我自己创编故事和顺口溜的过程中,自己也享受着童趣的美好,自己也收获着快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尝试,摸索出更适合孩子们的识字方法,真正实现其快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