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对初读环节低效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深圳市石岩公学特级教师 朱 瑛

语文学科特点与语文学习规律告诉我们,学习一篇文章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环节外,一般总是由导入新课开始,再到初读文本,接着深入研读文本,最后总结提升等几个固有的环节。如第一课时的固有环节是: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有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交流感知──切入重点,设置悬念;第二课时的固有环节有:品读词句,理解内容──指导朗读,体会情感──静思默想,领悟表达。而对每个环节到位的实践操作,是一节课成功的基本因素。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初读环节之于学习一篇课文犹如万丈高楼之地基,地基不牢,地动楼摇。可见,初读,对于学习一篇课文的重要。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说“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初读这一环节并不被重视。为初读而初读,低效甚或无效的教学行为随堂可见。而初读环节如果落实的不好,不仅品读、探究很难深入推进,而且起码的保底工程──读通课文也必然落空。那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初读环节存在哪些低效问题呢?



问题一:要求不明



很多老师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应有初读环节,初读充分,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深一层次的学习。但是,初读怎么读?应该采用哪种方式,用什么目标引导学生读?却一直模糊不清。在要求学生初读时,常以一句“自己把课文读一遍”作为读书目标布置,既没有读书要求体现,也没有初读目标。如此笼统、简单,没有导向的初读要求,自然难有理想效果。



问题二:目标不少



目标过多。“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读时要圈出生字,划出词语,标出段落号,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相信这样的初读目标与要求老师们并不陌生。不错,这些要求都是我们在第一课时需要一一落实的,但在初读环节,一鼓作气式的提出这么多目标要求,别说学生不能很有条理地完成,就是记住这些要求都困难,更不用说有效初读了。



问题三:起点不清



课堂教学中的初读环节,是基于学生的已有学习起点的,是为学生深入学习服务的。但很多初读环节的设计往往缺乏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面对文本,学生已有哪些知识,哪些经验,做了哪些学习准备,具备哪些相关学习能力等等问题,教师往往不去思考,这就使得初读不能准确基于学情,不能切合学生需要,使初读环节落入非高即低的怪圈。



问题四:形式不多



形式不多是说,面对不同文体、不同学段、不同学情,初读形式都是一个模式: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这种没有根据文本特点、学段特点、学情起点等设计的初读,因呆板而低效。长此以往,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初读兴趣,而且起不到初读应有的作用。



问题五:时间不足



一次教研活动,听了十多节课,在这些课上,不少初读环节都被教者不同程度地“缩水”了,如:一节高年级的阅读课──《只有一个地球》。教者先用资料导入课文,接着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在认读了几个词语后便开始按顺序对每个部分展开教学,让学生明白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结果,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进程“举步维艰”,教师也露出了一脸的茫然和无奈。



课后与执教老师聊起“为什么将初读环节这么处理”时,她说高年级教学内容多,与其在初读环节上花时间,不如在精读感悟上下功夫;再说高年级的学生大多养成了自学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把工夫花在初读上,多此一举。学生只要生字认识了,大意能看懂就行了。她的话部分地折射出广大老师对待“初读环节”的心态──“何必花那么多时间?”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做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的思想,必然使初读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使初读更有实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