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提问提出来的“问题”



安徽省繁昌县教研室 张开发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因为问题是思考的起点。虽然有些教师对提问的方法艺术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应用不了那些艺术和方法,提出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提问也提出了“问题”。



  案例一:孩子们想错了?



  (《要下雨了》教学片断)



  师:蚂蚁们为什么要搬东西?



  生1:因为他们的洞里太冷了。



  师:是吗?



  生2:小蚂蚁在搬树叶,堵住洞口,不让雨水进家。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是,这个答案对吗?



  生3:小蚂蚁在搬食物回家,准备过冬时候吃。



  师:对吗?



  生4:因为天要下雨了,所以小蚂蚁在搬家。



  师:对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小蚂蚁搬东西。(教师在“小蚂蚁”后面板书“搬东西”)



  ……



  反思:



  新课标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反对过去教学中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本片断中的教师虽然让四个学生发言了,可是只不过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属于一问多答,仍然没有改变以问为主的教学方式。四个学生的回答都可以说是符合教师的问题:”蚂蚁们为什么要搬东西?”的,前三位学生的想象力还特别丰富,答得特别好,却得不到教师的肯定;第四位学生因为沿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才得到教师一句“对了!”的肯定。如果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是“因为天要下雨了,所以小蚂蚁在搬家”,那么教师的提问就有问题,应该是:“蚂蚁们为什么要搬家?”,板书也应该是“搬家”。



  在《要下雨了》一文中,确实应该是“蚂蚁搬家”,而不是“蚂蚁搬东西”,因为“蚂蚁搬家要下雨”。这里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自身对课文把握不够;二是教师课堂提问准确性不够。



  案例二:说实话有错?



  (《农村的变化真大》教学片断)



  师:我们的家乡也在农村,学完课文,同学们说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变化?



  生1(伤心地):家里就剩下爷爷、奶奶和我们,父母都出去打工去了。



  生2(小声地):现在没有几个人种田了!



  生3(大声地):某某集团把我们村的土地全征了,在那里盖起了一座大大的水泥厂。



  生4(感叹地):是啊,到处都是灰!



  师:停停停!什么啊,你们要说家乡向好的方面变化的,谁叫你们说这些?



  ……



  反思:



  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学生得到的生活积累。针对教师的提问“家乡有哪些变化”,几个孩子回答的都是实情,在他们眼里,家乡这几年的变化是田地被征、兴建水泥厂、到处是灰、父母出外打工等等,这些答案完全源自于他们的生活积累。他们实话实说,错了吗?



  《农村的变化真大》一文主要讲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农村变得越来越美丽。如果真的要孩子们说家乡向好的方面变化,教师的问题提得也有问题,应该提出:“农业科技给我们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