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让语文教学回归于生活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来源:
2021-08-03 19:18:16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让语文教学回归于生活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国培”,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我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教科书,考试靠的还是教科书,成天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每天读的是教科书,作业写的是教科书,考试考的还是教科书。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传授知识上,单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通过课堂很难接触到社会“大语文”素材,课堂也几乎与“生活”隔离。然而,课堂一旦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因为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瀚如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栗。所以有人提出:“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因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走进生活,语文课堂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
一、创设“生活化” 的语文学习环境
叶圣陶的“生活本源论”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他强调了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有机、适时地灌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在语文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造就语文。
1、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乐趣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环境,往往是洁白的墙壁、两块黑板、四排桌椅、加上严肃的老师和听话的学生。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也单一无味,无非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等到复习时更是简单的让学生读读、抄抄、背背。学生的学习也往往停留于记忆水平,难怪学生总对学习不感兴趣,取得的效果也往往是“事倍而功半”。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把教室布置成不同的风格。如春天,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得鸟语花香,让学生在“春色满园”中学习;夏天,教室中布置茂密的树林、火红的骄阳,让学生在“林中”学习;秋天,在教室中布置成熟的瓜果、金色的庄稼,让学生在一幅幅丰收图中学习;冬天,我们把教室布置得雪天飞舞,让学生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来设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怎能不兴趣大增。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是学生的好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飞扬的生命。例如我在教《识字3》时,我让同学们在背韵文的时候,一边背一边比上眼睛想象,就好象来到这个公园,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悟出公园里美的景物和小朋友们兴高采烈的进行着娱乐活动的情景。最后的设疑,让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再次背诵韵文,就仿佛身临其境,颇有韵味。又如我在教授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文《狼和小羊》时,在巩固阶段,让一名学生扮演狼,一名同学扮演小羊,凭借对课文语言的记忆,进行对话。为了增强表演效果,设置了狼和小羊的头饰,为了表现狼蛮横无理,便叫了一位强壮男同学,一位瘦小的女同学扮演小羊。两个角色如同真的一样……吸引了全班同学,他们的动作、神情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表现的。这种表演是在熟读课文之后,进行巩固性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
同样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文《狐假虎威》中运用了许多“提示语”,如“扯着嗓子对老虎说” 、“摇了摇尾巴说”等等。为了突出“提示语”,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人说话时的种种神态动作,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提示语。我就设了2个情境,进行语言训练。
情境(1):
指名一位小朋友演示动作,面带微笑,连蹦带跳地走进教室,并说“我语文考试得了一百分!”训练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的句子。(这位小朋友按要求表演,请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然后用一句话描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