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
来源:
2021-06-04 07:22:10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我思故我在(一)——记第一教学反思集(语文组)《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文/ 陈丹《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从爸爸、妈妈、姥姥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兰兰是个热爱劳动、关心长辈、体贴父母的孩子,课文充满了温馨情感,内容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多种形式加强识字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要想将10多个生字牢牢掌握,一节课很难达到目的,所以老师要尽量想出许多好的点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识字,因此课堂上,我用齐读、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等方式读带拼音的词语、不带拼音的词语、生字、打乱顺序的生字,反复巩固生字的认读。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编儿歌”等等识字方法运用到本课生字的认读中,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字,多种形式的识字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记字,为将来的使用打下良好基础。二、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感悟 小学语文的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朗读教学。这篇课文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引导孩子思考: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然后让孩子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1)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2)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3)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引导孩子读好这四句话,我主要是利用多种形式读(包括师范读、生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读、小组读、师生共读等),并且对孩子读句子是否正确、有感情给予适当的评价;另外我还利用了课文的图片进行引导孩子朗读句子,让孩子观察图片的人物的脸部表情进行指导朗读。通过一系列的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从读中自己慢慢地感悟,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如提问:“兰兰除了替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外,她还会帮家人做些什么呢?”孩子积极地说,积极地回答,为下面引导孩子说出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了良好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领悟到兰兰是个勤劳而且还是个关爱家人的好孩子。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三、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除了朗读课文以外,我还注重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学完课文后,请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小手。“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在教学中我还穿插了完成课后的说说做做。课堂上,我尽量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多说,我少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有机会说,有思考的空间。反思自己的教学中,有成功之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比如在读的指导方面还做的不够到位,有几处当学生谈得不太好时就急着请别的同学来试试。有的教学环节,忽略了学困生。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到成功。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文/陈倩倩古诗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想象,进入情境,感受诗歌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春晓》时,我先讲述了自己睡梦中被鸟叫醒的经历:那叫声清脆、悦耳,像一首欢快的乐曲,非常动听,我以为是手机中响起的音乐,起床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窗外的小鸟发出的声音,我惊喜极了。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学生进入情境,也唤起它们被鸟叫醒的记忆。此时提出问题: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那小鸟仿佛在对你唱些什么呢? 在诵读古诗《村居》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位读得特别投入的小朋友,就请她上台范读,她闭上眼睛读着。我借机提问:你为什么闭眼?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让同学们学着她的样子闭眼,边背边想象,感受放学后在草地上放风筝的快乐场景。有许多小朋友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我猜他们也成了正在放风筝的孩子。提醒一些没什么表情的同学,你们好像放得还不太开心,用你的表情告诉老师,再来背诵一遍。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写作业 文/翁仙丹从当前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来看,往往是结合小学生当天的语文课堂知识学习,设计“组词造句写字”等方面的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完成作业的状态呈现出机械式完成作业,效率低下,也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设计作业的布置:(一)设计绘画实践作业,更好理解情感绘画实践作业主要是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用绘画画出与人物相关的事物或者事件。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情境,能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新知。例如在《笋芽儿》一课中,真正让学生画出笋芽儿的变化,让学生感知笋芽儿在春雨、春雷、太阳公公的帮助下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将绘画与作业结合,创新了作业的形式,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除了在绘画语文实践教学的设计中,也要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学会表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惟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表述性的作业无疑是一座沟通现实、教材与生活的桥梁[3]。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所画的作品,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二)设计调查亲子作业,提高合作水平在第一单元中,都是与春天有关的文章。春意盎然,实在美丽,但是与春天一起出现的还有颇具话题性的雾霾。因此,我就布置了与雾霾与关的亲子作业——“雾霾知多少”,让小学生与其父母一起合作探究,汇总和分析与雾霾有关的知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小学生们和家长不仅上网查阅了与雾霾相关的知识,比如雾霾的形成,雾霾的原理,雾霾的危害等,甚至个别孩子还有自己对雾霾的看法。在日记中有的小学生这样写道:汽车尾气也是雾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我想起平时,妈妈即使到菜场买个菜,也会开车,也是加剧了雾霾的阐产生啊。于是我和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们能步行去菜场买菜吗,你开车都会导致雾霾的啊!妈妈看着我,很意外,但是她还是答应我了。我们走在路上,我对妈妈讲着学校里的故事,原来,我和妈妈说的话那么多,去菜场的路那么短啊!《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高尚可以是平凡的文/朱林敏
《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一开始,我让学生质疑,许多学生对“高尚”一词是不太理解的,然后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高尚并不是非要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样的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另外,在读建筑工人和工程师说的话时,让学生补充词语,想象他们是怎样说的,学生读法不一,把课文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自己的解读中明朗化了。还有我还让学生补充工程师( )地说,工人们( )地说,有的孩子第一个填左右为难,矛盾,平静,第二个填焦急,激动,愤怒,各自说了不同的理由,可见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道的理解,教师在这其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桂林山水》教学反思文/姜良伟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我用图片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看到的图片,说说对桂林山或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进朗读;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奇思妙想之创意写话系列 ——之小猪的梦想
文/黄春蕾写话背景:1、 到了这个学期,我对学生的阅读的量和质都作了进一步的要求,阅读的量从原来的一个星期一本提升到现在一个星期两本,而且要做相关的摘记和简单的读后感,但是“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看归看,练笔还是相当重要的。2、 学生写日记无话可说,记流水账,反而越写越无趣。如何把写话变成有趣的事呢?天马行空的想象,出乎意料的构思,这应该是这个年纪的特点,因为我“策划”了一个学期的写话系列,以童话为基点,在上面进行无限量的创想,主题就为”奇思妙想之写话系列,第一期的主题就是为“小猪的梦想”。写作思路:1、 和学生构建童话的人物,并且为它取上有趣的名字。 主人公:小猪:(花花、笨笨、呼噜猪) 啥也不会,天生有两大梦想: 1、减肥,不会被人宰。2、天下掉馅饼,每天可以躺着吃。 其他人物: 马(白龙马) 田径冠军,跑步高手 狐狸(蛋蛋狐) 演讲家,擅长骗人。 猴子(皮皮) 杂技演员 (倒挂高手) 老虎(虎哥) 拳击手 狗熊(重重) 举重运动员 小兔(跳跳) 跳远能手 乌龟(小黑) 会隐形术 蚂蜂(毒蜂) 坏人形象,偷袭蛰其他动物。 巫婆奶奶(巫巫) 会施魔法,让人实现愿望,有一把会飞的扫把。 树精爷爷 吹一口气能让万物复苏。2、 构建思路。小猪啥也不会,于是向各大高手拜师学艺,但是跟每个动物学本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有趣的事,要求学生把这个过程构思奇妙写得有趣,最后它向巫巫奶奶求救,学成了什么本事。反思: 通过主题系列的构想,不期望学生能像小说家一样编成非常棒的故事,但是,思维训练很重要,创新,锐意的想法比什么都重要。童话故事就得编,看谁编得有趣,看谁编的有想法,有创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眼中闪出的喜悦感,看到了神采奕奕的眼神,这无疑是对我的一种鼓励。 不敢肯定这是一个好方法,但我相信,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积累,对于写话应该会有所提高。四下《习作一》教学反思文/刘 佳
《习作一》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写校园风景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并且能将景物写具体。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对如何将景物写具体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在教学中举了一个例子,具体描写山茶花。首先,让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从而将思维进行拓展。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山茶花有哪些特点。比如,观察山茶花的样子,让学生想象,不同的开放程度都像什么呢,再加深难度,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山茶花的样子。接着引出描写山茶花样子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再对自己刚才说的句子进行修改,或是对举例的句子进行创意改编。学生在反复说,反复对比、观察的情况下,对山茶花的样子就能进行比较好的描述了,就能写得比较具体了。但是,这样的方法我并没有延续下来。在接下来描写樟树、柳树和红叶李的时候,我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却没有将刚才的写作方法延续下来,没有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学生写作的情况来看,他们将山茶花写得比较具体,但是其他景物就描写得不够具体生动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讲方法渗透下去,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以致用。《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反思文/谢芳慧
《棉鞋里的阳光》是继《胖乎乎的小手》之后的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被子、晒棉鞋的过程、动作、对话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敬老人的好风尚,教育学生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这篇课文较长,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完整的印象,我在第一课时里解决了识字,把课文读正确,并完成了大部分正确书写生字的任务,所以在第二课时里,没有出现过多的识字环节,只是在开课时复习了一下生字词,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理解课文和朗读感悟上。教学中,我抓住“妈妈为什么给奶奶晒棉被?”“小峰为什么给奶奶晒棉鞋?”两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里有一条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许多学生读起书来没有轻重之分,拖声拖调地唱读。如何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呢?除了范读、领读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我想是不是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来启发学生如何朗读呢?于是在课堂上,我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和重点句来指导学生朗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抓住人物的对话、动作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特别是其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现在的孩子心里只有自己,从来不去体会父母的付出,所以我抓住妈妈和小峰的对话,体会到妈妈的细心和体贴,为小峰做了一个好榜样,特别是通过“更”字的体会,深化大家对妈妈的认识。又如抓住小峰给奶奶晒棉鞋时“轻轻地”动作来体会小峰关心体贴长辈。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重指导朗读,如,“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一点儿”读儿化音。“暖和”读轻声。小峰与妈妈的对话,一问一答,读出语气。奶奶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读出疑问的语气。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朗读,教学得心应手,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学生也感悟到小峰母子尊老敬老的优秀品质。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妈妈为什么给奶奶晒棉被?”“小峰为什么给奶奶晒棉鞋?”进行说话训练。另外我还注意从课文留白处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让学生想象小峰想的话中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小主人翁观察妈妈的行为,为奶奶晒棉鞋的一举一动,从而赞扬小峰的美好品质。我还抓住“轻轻地”,去体会小峰怕惊醒奶奶午睡;抓住“小峰想……”让学生展开想象,小峰会想什么?小峰由妈妈晒棉被能想到晒棉鞋,体会小峰是个细心、孝顺的好孩子。让大家想象,听了奶奶的话后,小峰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把通过读文的领悟和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在想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当有一个小同学说:“啊,奶奶真幸福。”我马上接过他的话,说:“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大家一听,纷纷举起小手要求发言,生1:因为小峰和妈妈都那么关心奶奶,体贴奶奶; 生2:小峰会帮奶奶晒棉鞋,他很爱奶奶; 生3:我用小手给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 生4:我帮奶奶倒洗脚水,奶奶挺高兴……在说话训练的同时,不知不觉渗透了体贴长辈的思想教育。我觉得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让课堂春色满溢——一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文/翁彩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不知不觉,多彩的春天已悄然走进一下语文第一单元。围绕“春”识字课选的是有关春天的词语,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人、事,口语交际也是关于春天的话题。在这一组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积累有关春天的词句习得语言,又要指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发现春天的变化,感悟春天与众不同的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表现。故此,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了生活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实践活动充实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春色满溢。为了打破常规、激活课堂,我结合课文训练目标设计了一组实践活动,在每课的教学中都得以充分的展示,让学生真正的享受语文学科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让课堂充满春意。画春天——学完《识字1》后,我让学生们回家查找有关的春天的词语,结果学生找到许多,增加了对春的认识,并积累了有关春天的词语。同时我让孩子们凭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在脑海里构思一幅春天的图画,然后画下来,涂上美丽的色彩,在班里评出“小画家”。 找春天——学完《柳树醒了》和《春雨的色彩》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到公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并把自己收集到的东西拿到课堂中交流,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述说自己找到的春天。同时通过细心的观察,去自己评价前面画过的春天的图画,是不是符合春天的实际,同时重新修改了自己的画,从而加深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体会。学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后,我让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去植树,让学生们亲自尝试在春天栽种的乐趣,同时也了解“植树节”的意义。背“春天”——学完古诗《村居》和《春晓》之后,让孩子与家长去放风筝,体验春天的气息与快乐,又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让学生背诵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春日》、《咏柳》、《游园不值》等6首古诗,每堂课前教室里传来朗朗的古诗声,春色盎然。展“春天”——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还布置学生去诵读有关春天的小诗、制作春天的小报、学唱一首春天的歌,为的就是让孩子从不同方面来感悟春天。学完语文园地一后,我专门抽空两节课让孩子们来充分展示自己眼中的春天,朗朗的诵读声,精美的春之报,手舞足蹈的《小雨沙沙》和《春晓》,教室里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孩子们个性飞扬,从各方面让自己得到了锻炼。 “多彩的春天”走进课堂,让课堂延伸课外,回归生活,让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自然,实践着积累着,感悟春的生机,享受春的美丽。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活动,孩子们一次次地回到课堂,来展示自己独特的春天,每天语文课堂春色满溢。不言不语,也关情文/ 谢小美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标点符号就是这个例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教科书选文注重典范性,所以标点符号的运用都比较规范、恰当。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可以带领孩子结合文本,细读标点符号,理解其在表达中的意义与作用,以达到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棉鞋里的阳光》中有一处语言“奶奶睡着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此处,小峰的想法戛然而止。我先让孩子认识“……”(省略号),并讲解省略号的妙用;接着引导孩子想象小峰的想法,出示前文中的句子并朗读: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读着读着,就有孩子举手了。孩子说:“老师,我知道小峰的想法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鞋里,奶奶穿着就更暖和了。”在说的过程中,让孩子理解了语言,内化了语言,并积累、运用了语言,更让孩子的情感得意升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文/詹晓敏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使周围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中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乱砍滥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含义化为具体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不是一板一眼按事情发展顺序来讲解的,而是先让孩子们感受村庄的美丽,然后出示结果——什么都没有了。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以及探知欲。课文中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与孩子们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先引导孩子们从字词入手,一点点深入体会,然后再适当点拨。孩子们通过引导,理解的很到位。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倡议孩子们为我们周围的环境做点小事。没想到周末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走出家门,去调查了周围的环境情况,尤其是路上的垃圾,孩子们更是亲身实践,把地上的垃圾都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当他们发现不良状况时还纷纷出谋划策,有几个孩子甚至做了保护环境的警示牌,把它放在人们破坏环境严重的地方。这些给了我大大的惊喜。是啊,什么是语文,我想孩子们把我们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让语文的精萃浸染他们的灵魂,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生活,那么我想我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与学生的“约法三章”文/周晓洁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但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的环节,学生宁可花时间复习或多做练习,也不愿进行预习,即使少部分学生有预习,也是轻描淡写地“翻书式”行为,草草读完了事。预习的被忽略导致学生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而教师尽管布置了预习的任务,也很少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反馈和评价。上学期我也发现本班的孩子对于预习只是毫无想法的读读而已,目的为了完成老师的签字任务,所谓的预习连生字都不会读,课文读想来断断续续很吃力。预习环节不但没有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学生往往因为一知半解而不再认真听讲,最终导致知识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教学中需要花时间去思考的问题。本学期针对预习我跟学生约法三章。1、读一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于理解课文是多么重要,课前读通课文是预习的最基本要求。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读通句子;然后再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最后能不同程度地读懂课文,品读出课文的内涵。2、查一查 “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预习中不理解的简单问题,我们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查找工具书去解决,这是最基本的自学方法,也是预习的必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等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既提高了学生查字典的兴趣,无形中也是一种积累。3、想一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学习与思考是互相结合的,学生刚开始学习预习时,我们指导学生结合课后的思考题进行阅读思考,或看到题目时你有什么疑问。学生会带着问题去读书,这也说明孩子们能真正的用心去读,会主动地去解决自己疑问的地方,如解决不了课堂上也会有自己要关注的东西。还会去思考文中的动词,哪些词语可以换个同义词,进行圈圈、画画、写写。只要有思考,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 本学期我给每个孩子发一张预习单贴在书上,让孩子们能根据那顺序和要求进行预习,从而养成自己的一种预习习惯。也许很多孩子还是无法跟着这样的脚步前行,但我想只要有努力的方向,就会有希望的曙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