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权益之殇”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公募基金“权益之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这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虽然创下了新纪录,但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是否就此“站上”30万亿元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在新公布的规模数据中,新增规模主要靠的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而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仅维持了小幅增长。若以基金份额来判断投资者的申赎行为,混合基金份额环比下降,但基金总数有新增,说明该类型基金在上个月整体处于净赎回状态。
通常来说,存量和新发的权益基金规模均会受股票市场影响,而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市场还相对处于“低温”状态。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几年权益市场的震荡,影响到了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主动权益基金卖得少,这也反映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然较低。
固收当头
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公募基金再次迎来重要历史时刻。若细究这30万亿元背后的具体数据,也能从中窥探目前公募行业所处的环境和挑战。
根据中基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4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3.18万亿元、3.72万亿元;债券基金、货币基金规模分别为6.14万亿元和13.43万亿元;QDII基金规模为0.48万亿元。环比来看,各类型基金规模均出现了增长,其中,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增长最多。不过,对比基金份额来看,混合基金份额环比出现减少,但该类型基金数量为净增长,这说明份额遭遇了净赎回。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份额环比出现增长。
图源中基协官网
某公募资深研究人士向《》记者分析称,股票型基金包含主动股票型和被动指数型基金,混合基金基本不包括指数型产品,从中可以推断,属于股票基金的指数产品ETF(交易性开放式指数基金)在今年发行较多,且受到了众多资金的买入,这从侧面反映出,资金目前可能更倾向于被动指数型基金,对主动权益基金考虑相对较少。
该人士还表示,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增长更多,说明投资者当前风险偏好较低,更倾向于稳健的投资品种。另外,今年以来A股也走过了一段上涨行情,可能会有一部分资金从权益基金中获利退出。
理财魔方创始人兼CEO袁雨来也向记者表示,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不及固收类基金,确实可能反映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情绪。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或市场波动较大时,投资者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类产品以降低风险,更多反映出对风险的规避和对稳定收益的追求。
“目前权益类投资的情绪还未完全没修复,投资债券类基金求稳的心态很突出,求稳的需求很牢固,短时间无法改变,但也是正常反应。”袁雨来认为。
权益降速
作为一个发展超过25年的行业,公募基金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
根据中基协官网数据,截至2021年1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合计20.59万亿元,这是公募基金历史上首次突破20万亿元,从0到20万亿元,行业发展走过22年。但从20万亿元到30万亿元,公募基金只用了3年零3个月的时间,比起之前的漫漫长路,最近几年在规模上实现了飞跃突破。
原因除了规模占比近半壁江山的货币基金外,权益基金的大量发行,以及一段极佳的“赚钱效应”,使得公募基金获得了大批投资者的青睐。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益基金毕竟受股票市场影响较多,一旦股市震荡下跌,权益基金净值受损之后,再加上投资者赎回份额止损,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基金规模缩水。
《》记者根据近几年中基协公布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剔除QDII基金),具体来看,若以年为单位统计,将2020年1月底作为统计起点,彼时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1.34万亿元、2.05万亿元;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规模分别为7.51万亿元、2.83万亿元。2021年1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2.07万亿元、4.86万亿元;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规模分别为8.26万亿元、2.67万亿元。2022年1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2.41万亿元、5.67万亿元;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规模分别为10.04万亿元、4.4万亿元。2023年1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2.66万亿元、5.13万亿元;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规模分别为11.53万亿元、4万亿元。2024年1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2.62万亿元、3.37万亿元;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规模分别为11.92万亿元、5.25万亿元。
从前述数据可看出,2020年至2021年,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靠的是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尤其是规模增长超2万亿元的混合基金。2021年至2022年,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的主力军则变为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2022年至2023年,公募基金总规模的净增长是靠货币基金立了大功。2023年至2024年,权益基金规模遭遇大幅缩水,债券基金扛起规模增长的大旗,总规模维持了微弱增长。
实际上,自2023年以来,权益基金在规模增长上就遇到了难题,混合基金规模更是出现明显缩水,而混合基金主要包含的基金品种就是主动权益类。
如何破局
证监会在2022年曾提出要大力推进权益类基金发展,支持成熟指数型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推动ETF产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权益类基金占比。
目前来看,众多公募基金公司确实有往权益市场发力,但更多的新产品集中在以ETF为主的被动指数型基金,新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和规模都相对较少。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年内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合计4308.57亿份,其中,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发行份额分别为516.91亿份和322.65亿份,分别占总发行份额比为12%和7.49%,债券基金发行份额达到3356.21亿份,占总份额比达到77.9%。
从具体新发基金来看,发行份额在20亿以上的新基金中,有57只是债券基金,仅有3只是股票基金,且全部都是ETF。
如何重获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信任,是目前公募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盈米基金研究院王泽涵向记者表示,经过权益市场三年的下跌,且2023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上较难跑赢宽基指数,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基金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当前投资者风险偏好仍然较低,对权益市场的投资还比较谨慎,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也影响到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的情况。
王泽涵认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仍处于“不好发”的阶段,是否“好做”取决于具体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方法及能力等方面,但整体来看,权益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相对估值高位时点来说更加“好做”。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主动权益基金销售回暖,但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偏好的转变可能仍需要时间。
如何提升权益基金规模?
袁雨来认为,需要加大公募基金发展质量的创新。公募基金是很好的资产配置底层,因此需要足够丰富的公募基金的底层资产品类,但目前资产品类相对单调,主要是海外资产、黄金、原油等。为提升公募基金的多样性,分散风险,应引入更广泛的全球资产类别。
此外,他还认为,基金经理投研能力及激励机制的创新也很重要。如果行业的激励机制与基金投资者实际盈利挂钩,考虑对基金的风险波动进行评价,激励业绩长期稳定的基金经理,投资者的盈利体验也会有所改善。
以上就是关于【公募基金“权益之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国际金融报